2015年,他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曾服務與英國倫敦Samuel Wilkinson工業設計公司,以及在Neri&Hu設計研究室擔任資深產品設計師。在中英2種不同文化的和不同生活方式的磨合碰撞下,他的設計作品都帶有某種獨特的設計情感在其中。這也許就是他作品中的精髓和靈魂吧。
他熱衷于對自然材料的產品延伸以及創作過程中的著迷狀態。也因如此,他的作品很純粹,有屬于他自己的情感表現方式。他希望有更多的設計師朋友們能夠解讀到作品其中的內涵和故事。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邱思敏。
IF獲獎設計師:邱思敏
他基于松木這材料的自然特性,利用新的方法去拓展松木更寬廣的應用
松木是最全球范圍使用最普遍的木材,廣泛應用于家具,窗框,地板等木工業。由于松木是一種在溫帶和熱帶地區生長迅速的軟木所以它被定義為廉價木種。通常來說,在家具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邊角料不足以用于大件家具生產而被丟棄。然而,松木的木質部為管狀結構,可以幫助光線的穿過,同時松木的化學成分使得它具有更廣范圍的優勢例如透光和自然紋理。每一塊被廢棄的松木都具有這些有益的價值。這些優勢通常被人們遺忘,沒有完全利用起來。
《END GRAIN》使用木材邊角料的端紋通過精確的切割和重組創造一系列新的自然紋理
鐘表和百葉窗一起表達了材料的實用價值。它們都是使用木工坊回收的松木邊角料制作。切割成五毫米的薄片再以鏡像排列粘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紋理。十毫米厚的材料就可以具備透光特性。同時,精湛的手工藝把廢棄的松木邊角料變成優雅的高端物件。
利用時間、落葉、椅子等元素,他試圖以一種新的視角呈現生命循環往復的過程
落葉從自然中來又回到自然去,重復著這一無止境的循環。將椅子置于自然的環境中,落葉落入預先設好的空腔中形成了椅子。使用過程中細小的碎屑掉落在土壤里繼續著它的生命循環。
季節不停的更替著,春去秋來,椅子也在變化著。通過最直接的接觸,用戶能夠完全的體驗到生命的循環和對自然追隨的渴望。
一片正在失去水分的落葉展現了它的張力之美,提出葉脈部分,經過形態的演變成為椅子的結構。
在循環中細胞分解有機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椅子的表面被附上不規則的細胞狀六邊形,抽象的呈現了植物細胞結構。用它作為生命循環的語義象征。在另一面,這樣的孔洞結構保證了通風干燥并且沒有阻礙樹葉的進出。
“溫潤”與“渦旋“是他對水的理解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水與渦旋。
世界因渦旋得以將生命延續。水也因渦旋而保持自然的活力。給水管中的水一次釋放壓抑的機會讓其獲得生命?;谶@樣的一種感性的認識以及理解,他并將其表現于造型之上。
IF獲獎作品
旋轉的出水口使得水可以產生渦旋的動態。在這個龍頭中,水流通過一個位于頂部的復雜的機構后得到了旋轉的力而創造出渦旋狀水流。
水輪組外罩上下錯位開口實現兩個水輪反向旋轉。開關按下后主動棘輪將被動棘輪推出卡口,開關回復初始狀態。被動棘輪開始逆時針旋轉90°至下一卡口,此時進水口打開,水涌出。關閉動作同理。
他將瞬間停留在永恒
他設計了一個能呈現極短瞬間的產品。使用金屬焰色反應技術創造了一系列艷麗的色彩圖案應用在配飾系列里。它使得這個瞬間永恒的存在。這個極短的瞬間被記錄在不同的金屬表面,反應出不同的紋理。鋼,不銹鋼,黃銅和紫銅。
通過火焰噴槍灼燒出一幅人類頭骨的畫面制作成眼鏡,好似一張X光片,讓眼鏡成為被他人所觀察的工具。重新定義眼鏡的原始意義,看與被看。
他設計了一款神器,模擬自然造物過程
我們星球的表面覆蓋著不同的機理和混合著多種多樣的抽象紋理。它們由于地質學的力的相互作用而產生,例如地球內部的熱與壓力。同時受到外部的影響,例如太陽,風,水和冰川引起的風化和侵蝕。幾種不同的過程相互作用出現在不同的時空里。
把水的自然流動力作為造浪機的一部分。在自然法則的和諧統一下,由電力驅動的機器能夠創造出一些列有機形態。這臺造浪機擁有4個被馬達驅動的槳,置于一個一平方米的玻璃水池上。 當它們被啟動時水浪隨即產生。3-4分鐘后底部的沙子就會呈現出漣漪的紋理,隨著時間推移進一步強化。通過改變馬達的位置與旋轉頻率可以精確控制紋理呈現出在自然界中不常見的現象。紋理具有難以描述的神秘美學感受。